曹植才华横溢,留下很多经典著作,他的诗词文赋是“三曹”里公认的最强,深受曹操宠爱,甚至一度成为曹操继承人的最大竞争者。然而为何曹操最终立曹丕而不是曹植,曹植又为何被曹丕、曹睿夫子苦苦相逼呢?
曹植是曹操小老婆卞氏生的第二个儿子,天资聪慧,吟诗作画信手捏来,但人也很张扬,常常袒胸露臂以剑助兴。他的谋士杨修说,做大事的人就需不拘小节,汪洋恣意,以才情横扫三军。当然,善于看风使舵的人早就看出曹操对这个儿子的宠爱,送了他一个好听的外号叫“绣虎”,说他是一只浑身都充满文采的老虎。只有他的哥哥曹丕心里明白,绣虎最终是吃不了人的。
新三国中曹植
听到太多的人夸赞自己的儿子才情勃发,曹操也不能不为之心动,加之曹植长相颇似自己,风流倜傥,衣衫袂袂,渐渐曹操便有了立嗣于曹植的念头。加之一首《铜雀台赋》的广为传颂,曹植简直成了曹家天下的形象大使。
文人啊,轻薄的文人。曹植太是一个文人了,沾惹政治是他一生最大的失误。因为他在无形中得罪了兄长曹丕,一个有吞并八荒之心的政客。每次父亲领兵出征,曹植便即兴为父朗诵赞美之词,而曹丕则躲在人后,长久长久地跪在地上不起,并且父亲走了很久,他也不抬头。时间长了,曹丕的谋士吴质有意将此事传于曹操。父亲问起此事,曹丕说,儿已成年,可不能为父出征,只有长跪于地,祈祷父亲得胜平安而归,壮我曹家之威。相比之下,曹植的赞美诗何其轻飘。同样是谋士,杨修的恃才自傲与吴质的朴实狡猾相差甚远了。